以文化定方位 创作品为产品 ——李近朱做客“文脉·国脉”文化大讲堂
2020-08-17
    分享到:

  为贯彻落实刘爱力董事长崇尚学习、善于学习,打造学习型企业的要求,8月13日下午,中国集邮总公司特邀著名集邮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高级编辑李近朱做客第四期“文脉·国脉”文化大讲堂,带来题为“以文化定方位,创作品为产品”的分享,为集邮业务发展析形势、定方位、探走势。集邮总公司全体员工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聆听此次讲座。

  集邮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任永信介绍,李近朱老师是集邮界的老朋友,是有文化的集邮人、懂集邮的文化人,是大型电视节目《话说长江》《再说长江》总编导、电影《大草原》总导演,也是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六届副会长、《中国集邮史(1878~2018)》主编,在传媒、音乐、集邮等文化领域造诣精深、影响广泛。特别是李老师在集邮领域饱含深情、思索深邃,第四次来到集邮总公司授课,对于我们打好“文化牌”“特色牌”大有裨益。

  李近朱表示,作为邮迷他经历了集邮总公司从东华门到和平门、再到前门的历史变迁,作为编者参与了《外国音乐家》本票册等邮品的创作,作为同仁担任了湖北邮政“长江文化”主题邮局名誉局长,他与邮政和集邮已结缘六十余载。

  当前,集邮面临严峻形势,从业者要认清逆势:互联网时代颠覆传统通信方式导致邮票的邮资凭证属性淡化,邮票设计和工艺的创新令其功能定位向艺术品、集藏品转化,快递在激烈竞争中替代传统信件包裹使邮政业务分化,冰岛邮政从2021年起停止发行邮票标志邮票走向异化。但是,逆势既是现实也是动力,越处于逆势,越能激发出面对挑战的正能量、实现翻盘的强动力。

  集邮想在逆势中谋发展,需要坚守优势。大数据时代固然有其优点,但也带来了信息代替知识、虚拟代替实体、娱乐代替阅读等弊端。与之相对,集邮文化从文化、文物、文明三个角度展现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邮票文化价值的提升,彰显了“文化”魅力。“集邮长知识,嗜爱颇高尚”,作家老舍的诗句道出邮票内涵丰富、品位高雅的特点;邮票融汇历史文化,反映国家大事要事,多次作为“国礼”亮相外交舞台。邮票集藏特征的凸显,体现了“文物”魅力。从1878年海关大龙邮票,到1896年红印花加盖邮票,从1930年党领导的红色区域邮票,再到1949年新中国纪特邮票,邮票见证历史,不可复制,具备文物特征。邮票的用与藏的特点,体现了“文明”魅力。邮票的诞生本身就是世界邮政的一场重要革命,是文明与社会进步的体现。

  创造集邮事业的未来,要以文化筑基,从五个方面探索走势。一是要走出集邮,面向社会。产品开发要突出邮票精巧的设计、精美的印制和深厚的文化,让集邮走近大众。二是走出邮品,接壤文化。集邮品姓“邮”,但不能困于“邮”,要让集邮融入社会大文化。三是走出单一,面向多元。要发展邮票销售品种,拓展小型拍卖等销售方式。四是走出制作,瞄向创作。“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要树立作品意识,以高标准打磨产品。五是走出营销,构筑名牌。集邮总公司是集邮圣地,集邮总公司的品牌就是中国集邮发展的力量之源。邮票可能消亡,但集邮将永远存在。中国集邮群体庞大、组织有力、未来可期。

  任永信对李近朱的精彩授课表示衷心感谢,并结合讲座内容分享了体会。李近朱老师从文脉到国脉,从荆楚到长江,对集邮往事如数家珍、思如泉涌,一个个故事历历在目,令人回味无穷。尤其是忆及“总三门”地址的变化,“长江文化”主题邮局名誉局长的责任,体现了他对邮政对集邮的情结和情怀。

  李近朱老师从认清逆势、坚守优势、探索走势三个方面分享了对集邮发展的思考,以需求端视角为全体集邮人上了重要一课。一是要逆势而上。“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势之所在,天地圣人不能违也”,古代先贤曾留下过有关“乘势”的名言,告诉我们无论是拉弓射箭、逆势发力,还是鱼跃龙门、逆流而行,在逆势中要做到借势而为、择势而为、顺势而为。中国集邮事业已走到关键的十字路口,我们要正视逆势,积极应对邮票的淡化转化分化异化。二是要发挥优势。李近朱老师总结邮票所具有的“文化文物文明”价值,道出了集邮文化的特色与优势,是我们逆势而上的重要力量。保加利亚著名社会活动家季米特洛夫的名言——“邮票是国家名片”反复被引用和传播,也是邮票魅力和优势的生动写照。三是要引导走势。要守正创新。所谓“守正”就是守方寸之正,要既不囿于、也不脱离邮政、邮票,这是集邮业务走向未来的根基。要秉持“既把事情做对,更把事情做好”的理念,适应大众生活方式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以创新创造未来。集邮总公司将在年册生肖项目中实现“一品一码”,延展产品内容,发布邮资票品指导定价,组建邮票鉴定队伍,引导二级市场。

  任永信代表集邮总公司提出了与李近朱老师在如下方面深化合作的倡议。一是庆百年。围绕李老师参与编纂的《邮票上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探索如何用邮票邮品讲好党史故事。二是编日历。集邮总公司借鉴故宫文创开发经验,正打造融合集邮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集邮日历,要使其成为全国邮政人集邮人都愿意使用的拳头产品。三是写教程。适应新形势、新需求,服务集邮新兴群体,编写新的集邮教程,让传统集邮这张旧船票能够搭上新时代集邮文化发展的快船。四是研选题。整合优势资源,建立专家委员会,开展邮票选题专业论证。五是创邮局。建设好邮票设计师文化主题邮局,发挥设计师的作用和影响力。

部分省市公司分会场

  部分省市邮政分公司集邮业务骨干也在线参与了本期大讲堂活动。讲座后,他们畅谈了自己的体会。

  湖北省邮政集邮与文传部:再次见到主题邮局李局长非常亲切。他对集邮业务发展的问题与走势分析透彻,及时为基层补上了一堂文化课、思想课,坚定了大家乘风破浪逆势而上的信心。

  山西省邮政集邮与文传部:通信功能的退化不代表集邮业务弱化,我们充满信心;“中国集邮”品牌深入人心,我们要发挥品牌力量。

  北京市邮政集邮与文传部:“邮票的文物属性”“集邮产品要成为创造的作品”等观点独特。听了李老师的授课,我们坚信“方寸魅力,今仍在,永远在”。

  江苏省邮政集邮与文传部:要用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希望集邮总公司多举办这种高质量的文化培训。

  撰稿:周凯、李跻嵘、郝铁军、倪晨

  图片编辑:王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