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农户的大院里,一捧捧色泽鲜亮的红薯枣被装进邮政绿色循环包装箱内;茶山南大线的药铺里,一袋袋药香四溢的中草药在邮政揽投员手中有序打包;高山柑橘柚种植基地里,一筐筐饱满多汁的瓯柑被运到邮车上……
这一个个定格在山间地头的生动场景,是温州市邮政分公司以“邮快合作”为纽带与支点,畅通山区“微循环”,实现瓯海“快递进村”覆盖率达到100%的鲜活实践。
“以前除了邮政的邮件会送到山上来,其他快递公司的邮件大都堆放在大罗山山脚下一个保安亭旁的塑料筐里,一没监控二没人管。”家住罗山村的村民管先生说,“我们下山一趟又耗时又费力,取件很不方便。”由于缺乏有序管理和妥善保管,风吹日晒雨淋下,许多无人认领的邮件连单号上的字迹都模糊不清。
瓯海区的山区物流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大罗山、泽雅镇等区域80%以上为山地,部分自然村距镇中心超15公里,盘山公路盘曲交错、弯多路窄,仅上山单程便需要将近2个小时。高难度、高成本,使得“快递到镇不到村”成为常态。物流梗阻不仅困住了工业品下乡的“来路”、农产品的“出路”,更拉慢了山区发展的脚步。
破解困局的关键,在于打破资源壁垒。温州邮政主动对接瓯海区邮政管理局,牵头建立了“政企联动+资源整合”工作机制,创新推出“三级中转+全域兜底”的服务模式。
“去年泽雅镇推进‘邮快合作’以来,村民网购频次涨了56%。”温州邮政瓯海区分公司经理林丰介绍道,“我们相信这种模式在茶山也具有可行性,能让大罗山的村民们实现期盼已久的‘寄取自由’。”
说干就干,温州邮政茶山揽投部立即对大罗山上的村落分布、村委会位置以及邮件量进行全面细致的摸底调查,并整合另外11家快递企业,每天将该区域的邮件集中送往茶山揽投部,实现“多件合一、统一中转”。在此基础上,温州邮政在罗山村、罗胜村、新民村、京山村和杨溪寺村5个村设立了村级服务站,并由茶山揽投部专门定制一条环形配送路线进行串联。
揽投员陈武每天早上11点从茶山揽投部出发,按远近依次完成各村级服务站的邮件交接,途中还会前往村民家中揽收邮政渠道的退换货等邮件。“整合后,邮件投递量从原先的日均38件,增长至日均100余件。”揽投员陈武惊喜道。
“现在花10分钟遛弯到服务站就能取件,别提多方便了!”家住新民村的何大伯笑着道。
加上去年泽雅镇整合的4条邮路,现如今一共5条邮路,成功串连起瓯海山区44个村。“邮快合作”落地见效以来,瓯海山区日均邮件从52件增至703件,当日到件率达到100%,邮件出村时效提升50%,运输成本下降15%,群众取件满意度更是从68%跃升至96%。
不仅如此,顺着邮路,温州邮政还将直播间搬进村民家里、农户院里,通过镜头积极推介当地红薯枣、瓯柑、酱油鸭等各类农特产品,并为线上订单的后续寄递提供惠农价格。截至目前,不仅助农带货超3万元,更是为农户节省超10万元运费。“通过邮政渠道,我们自己做的红薯枣不仅卖出去了,运费比以前省,寄递时效还快了一倍!”农户潘建苏开心道。
如今在瓯海山区,村级服务站里是前来取件的村民,田间地头是搭好的助农直播间,盘山公路上是疾驰的绿色邮车,而农户家里是网购来的各类用品……“快递进村”全覆盖以来,瓯海山区工业品下乡成本降低30%,农特产品外销额增长62%,城乡物流“双向循环”愈发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