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23 中国古代档案珍藏
基本属性
图序图名面值
(4-1)T甲骨档案 · 商代龟甲20分
(4-2)T简牍档案 · 汉代木牍20分
(4-3)T金石档案 · 明代铁券50分
(4-4)T纸质档案 · 清代国书100分
  • 1996-23 中国古代档案珍藏
  • 1996年9月2日,为祝贺13届国际档案大会在我国召开,并展示我国源远流长的档案工作,邮电部发行了《中国古代档案珍藏》特种邮票,全套4枚。

  • 邮票志号: 1996-23
  • 发行日期: 1996-09-02
  • 全套面值: 190分
  • 齿孔度数: P12
  • 邮票规格: 30×40毫米
  • 整版枚数: 50枚(10×5)
  • 印刷版别: 胶印
  • 设计者: 王虎鸣
  • 印刷厂: 河南省邮电印刷厂
背景资料

  我国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和人类文明的世界古国之一,其档案事业亦起源很早。在殷商盘庚时,就已设立了由国家管理的档案库,珍重地保藏了一些具史料价值的甲骨ト辞,以供执政者处理国家大事参考之用。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在河南安阳市西北约2公里小屯村附近的殷墟遗址,发现了甲骨文。1973年在此地的发掘中又出土龟甲4800多片,其数量之多,为历次出土之最,这也是我国目前能见到的最古老的历史档案。春秋末期至魏晋时代,“档案”一词已经出现,当时的边关文字,多写在木牍上,往来传递,这种“木牍”叫牌子,积累多了就用皮条串起来挂在墙上,像横木框档,叫“档子”,档子贮存年久者便叫“档案”。后来,将文字书写在纸上,也就沿用“档案”之称,流传至今。两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由于当时纸张尚未普及,汉代文书档案资料主要书写在竹木之上,叫做竹简和木牍。首次出土的汉简,是晋武帝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在河南汲郡出土的“汲家汉简”。本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汉居城烽燧遗址,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额齐纳河流域黑城附近,出土了大量汉代木牍。明王朝建立后,在中央增设了主管档案的管理人员,全国各地省、府、县大量建立档案机构,可考的多达300余处。目前我国存有的明代档案原件,主要收藏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辽宁省档案馆,数量约5000多件,其中不乏珍贵资料,是研究明史的见证。到了清朝初、中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稳定,清史书编修之勤、数量之多、种类之繁、卷帙之大,均为历代所不能及。清末,对外交往日趋频繁,档案中开始出现了外文档案。其它,如电报档案、照片及影片档案等,在这一时期也陆续出现了。

  新中国成立后,档案事业飞速发展。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一、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一大批档案基地相继建成,使档案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自古具有收集和保存档案的传统,早在夏商时起就有了档案。早期即有甲骨、木牍、竹简、缣帛、金石等档案。我国档案馆现存最早的纸质档案是唐代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形成的。由于中国档案事业的卓越成就,国际档案理事会决定,第13届国际档案大会于1996年9月2日至7日在中国首都北京召开。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代表齐聚京,参加这次以“本世纪末的档案工作一一回顾与展望”为主题的国际盛会。1996年9月2日,为祝贺13届国际档案大会在我国召开,并展示我国源远流长的档案工作,邮电部发行了《中国古代档案珍藏》特种邮票,全套4枚。

  (4-1)为“甲骨档案.商代龟甲”。画面主图为1991年10月从河南安阳花园村东的殷墟出土的一块完整的商代后期(公元前14至公元前11世纪)的刻辞ト甲,编号为“91花东H3.52”。背景为另一块殷墟出土的刻辞ト甲(《殷墟文字甲编》3918号),使图案更具阴冷神秘的时代特征。

  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字,因而当时刻在龟甲上的人类活动记录,便成了最早的档案资料。龟甲除刻有占ト活动的ト辞外,还有记录刻辞和表谱刻辞,是当时的政事记录和商代王家的重要档案。画面上的这块龟甲长19厘米,宽11.5厘米,上面刻有54个字,内容是ト问一位地位很高的贵族外出打猎,能否遇到野猪、鹿等动物,以及能否将它们猎获。这块ト甲出土的窖穴长2米,宽1米,共出土甲骨1583片,其中刻辞甲骨579片。特别珍贵的是这批甲骨以大版的ト甲为主,完整的有字ト甲近300版,这是自1899年、1936年和1973年以来,殷墟甲骨文的第四次重大发现,被评为1991年全国考古的十大新发现。

  (4-2)为“简牍档案·汉代木牍”。画面主图为1993年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汉墓六号墓中出土的简牍,背景为六号墓中出土的一块同样大小的木牍,作了局部放大。图案色彩与龟甲不同,呈现出一种木质的暖和的感觉。

  在中国古代纸张出现以前,竹木曾作为一种公私文书的载体,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称作简牍。1993年,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汉墓,出土了一批木牍和竹简,其中六号墓中出土的“集簿”等10余方木牍和“东海郡属吏行视日记”等70余支竹简,上面详细记载了东海郡的上级、行政建制、吏员设置、任命、升迁、考勤、巡行视察等情况,是迄今已发现的我国最早和较为完整的一份郡级行政单位文书档案。邮票画面上的木牍长23厘米,宽7厘米,亦出土于6号墓,根据内容暂定名为“占取(娶)妇嫁女、问行者、问者、问病者、问亡者等的术数图局”。画面背景为一块同样大小的木牍,作了局部放大,它的正、反两面均用恭谨的隶体墨书竖写,共4000多字,暂定名为“太守.都尉府暨县、邑、候国吏员集簿”。

  (4-3)为“金石档案.明代铁券”。画面主图为明英宗朱祁镇于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三月十八日,赐给军功卓著的高阳伯李文的免死铁券,背景为铁券上文字拓印的局部。

  铁券为铁制契券,示坚固永久之意,是封建帝王用以巩固其统治地位的手段之。最早的铁券是汉高祖刘邦与功臣定誓用的丹书铁券,到了隋唐时已相当盛行。明代铁券是我国铁券的重要组成部分。80年代中期,青海省档案局局长牛创平先生在征集民间文物时,出资从西宁郊区征集进馆一件明代铁券。该铁券长37.5厘米,宽21.2厘米,厚2厘米左右,重1300克,正面206字,反面11字,共217字,均为颜体,金锉方法,字清基本完整无损,是明英宗朱祁镇于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三月十八日,赐给军功卓著的高阳伯李文的,写有食禄一千石和免本人死罪一次的待遇。李文的祖父在明洪武初年因军功被授予西宁州同知,后又升任西宁卫指挥事。李文的后代为清代的土司,现今在青海省民和县、大通县、西宁市均有其后裔。现存的民和县、大通县景阳乡两本李氏家谱中对这件铁券均有记载。该铁券是我国档案界保存很少的铁券之一,1991年曾将它的复制件运往加拿大展览,在国际上引起轰动。

  (4-4)为“纸质档案.清代国书”。画面主图为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八月,光绪帝派载泽等3人赴比利时考察政治,向比利时国君递送的国书封面,背景为该国书的内容局部。

  国书为各国元首之间为派驻大使或遣使访问、相互往来的正式文书。由于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列强的入侵,清代紧锁的国门被强行打开,近代外交的出现诞生了清朝国书。邮票画面上展示的这件清代国书,系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八月,光绪帝派载泽等3人赴比利时考察政治,向比利时国君递送的国书。该国书系满、汉文合璧、纸质,长220厘米,宽235厘米,折叠式,黄色墨书,外加龙纹彩边,封底、封面系金丝和绒线绣制的真龙形象。国书置于黄缎函套之中,函封上端书满、汉文字《大清国国书》。函套之外,加以红面黄底锦匣,装璜极为精致。该国书的内容首先是光绪帝向比利时国君问好,讲述两国友谊;接着介绍镇国公载泽、署兵部左侍郎徐世昌、商部右丞绍英赴比国考求政治,以便清政府研究采用;最后希望比君“推诚优待”。国书末的时间为“大清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初九日”,并加盖满、汉文合璧的“帝之宝”印玺。此件国书,本应由载泽等到比利时后向比君亲自递送,但事有骤变:当年八月二十七日,正当载泽等从北京东车站登车启程之际,忽遭革命党人吴樾投掷炸弹,数人受轻伤,载泽等无恙,于是遂中止出发,故而此件国书留下未发。以后一直存放宫中,现收藏在北京故宫西华门内北侧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编号为“宫中档.外事往来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