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信动态丨抖音侵权举报工具升级了!探索“一次举报、长期管控”
2025-05-22   

       近年来,随着网络内容快速发展,侵权事件频发,肖像权、隐私权等问题成为公众热议焦点。面对维权难、重复侵权多发等痛点,近期抖音对平台的侵权举报服务进行了升级,在肖像权、隐私权侵权情形下,支持用户授权开通“阻止相同侵权内容传播”功能,以降低用户重复发起侵权举报的成本,探索“一次投诉、长期管控”的治理目标。

       因技术的限制以及可能存在的各种恶意手段,当前该功能仍在探索阶段,优先覆盖肖像权、隐私权相关的治理场景。抖音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还将不断扩大覆盖个人名誉权、企业商誉保护等更多场景。此外,为减少“漏网之鱼”,平台鼓励用户及时发起新的举报,以应对各类恶意攻击内容的变体,全力保障用户合法权益。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平台一般遵循“通知——删除”原则来处理侵权事件,即权利人发起举报后平台才采取下架等必要措施。抖音选择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更进一步,以加大打击侵权内容的生存空间,推动改善短视频的创作生态,为用户与权利人提供更及时、更有力的保护。

       01

       被侵权后如何避免重复举报相同内容?

       一般情况下,用户所举报的肖像和隐私侵权视频,可根据App内的侵权投诉成功通知,在通知消息下申请开通“阻止相同侵权内容传播”功能。(如何发起侵权举报详见本文第三部分;侵权投诉是否可开通该功能,请以平台审核结果为准。)

       此功能开通后便会触发平台主动治理,在15天的有效期内,平台会主动对相同侵权内容清理下架,并对后续新增的相同侵权内容予以清理,无需再逐一进行重复举报。这将极大地简化维权流程,有望实现“一次举报、长期管控”,提升维权效率。



       说明:“阻止相同侵权内容传播”功能的有效期为开启后的15日内,有效期届满后,当发现抖音内仍存在侵权内容的,可以重新发起侵权举报并再次授权开启该功能。

       02

       “阻止相同侵权内容传播”适用于哪些侵权场景?

       肖像权侵权:是指未经本人同意,擅自使用他人的肖像的侵权行为。常见的侵犯肖像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

       未经授权使用他人肖像用于商业营利:例如商家未经明星或网红同意,将其照片或视频片段用于产品广告宣传以获取经济利益。

       丑化、污损他人肖像:通过特效、恶意剪辑等方式对他人的肖像进行丑化处理,损害其形象。比如把某人的肖像进行夸张变形,使其看起来滑稽可笑。

       未经同意制作他人肖像的表情包并传播:将他人的肖像制作成带有负面、低俗或侮辱性含义的表情包,在网络上广泛传播。

       AI 合成他人肖像用于不当目的:未经授权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生成与他人相似的肖像,并用于虚假新闻、不良信息传播等。

       在恶搞视频中使用他人肖像:为了制造搞笑效果,未经允许使用他人肖像进行夸张、荒诞的演绎。

        隐私权侵权:是指未经本人同意,擅自公开传播他人隐私信息的侵权行为。常见的侵犯隐私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

       曝光他人未公开的个人信息:例如透露他人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敏感信息。

       公开他人的聊天记录:未经允许展示他人的网络聊天内容。

       未经同意拍摄他人私密场景:比如在他人未察觉的情况下拍摄其在家中的私人生活片段,并发布到平台上。

       泄露他人情感隐私:比如讲述他人未曾公开的恋爱经历或婚姻状况。

       03

       在抖音发起侵权举报的方式有哪些?

       侵权,是指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据统计,个人发起的侵权投诉通常涉及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著作权等侵权情形,企业发起的侵权投诉通常涉及名誉权、商标权、专利权等侵权情形。

       若用户在抖音平台发现他人的侵权行为,可在抖音App点击“我”-“≡”-“我的客服”找到“举报中心”进行举报,选择“涉嫌侵权”相关的路径发起侵权投诉,平台将第一时间受理需求。

       更多侵权举报相关信息,可在抖音App点击“我”-右上角“≡”-“设置”-“用户协议”-“6.2条内的侵权投诉指引”,查看《抖音侵权投诉指引》,或在抖音App咨询客服工作人员。






       一直以来,抖音始终高度重视用户权益保护工作。为提高用户侵权举报的效率,平台还支持用户对投诉材料进行保存、管理,在后续发起同类投诉时无需再重复提交。未来,抖音还将持续优化侵权举报相关功能,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为广大用户打造更加安全、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来源:抖音集团官微